首页 > 精品赏析 > 百家论坛:四王吴恽之吴历(清代十大画家解析之六)

百家论坛:四王吴恽之吴历(清代十大画家解析之六)

文/朱绍良

 

吴历,(1632年—1718年)清初书画家,天主教传教士。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 。少时学诗于钱谦益,诗书画的悟性极高,学画于王鉴、王时敏,并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合称为“清初六家”之一。康熙二十一年入天主教,赴澳门洗礼入耶稣会,近 20 年的时间里他很少作画创作,晚年先后在嘉定、上海等处传教三十年。吴历绘画与王翚一样早年师从王鉴,后经王鉴介绍作为王时敏的学生。早期作品很像王鉴画风,工细皴染,秀丽清润。中年时期,在遍临宋元诸家基础上,着重师法吴镇和王蒙笔法,不守诸家羁绊,形成自己缜密独特绘画风格。结构经营真实,布局合理,富有远近之感,笔法谨严沈着,擅于用焦墨密皴,积皴,山石立体感极强。

    《写刘长卿诗意图》

在澳门受西方绘画技法影响,晚年归故里其画风为之一变,“作画每用西洋法,云气绵渺凌云,迥异平时。”清人秦祖永评述:“此老高怀绝谷,独来独往,不肯一笔寄人篱下。观其气韵沉郁,魄力雄杰,自足俯视诸家,另树一帜。”他的山水注意取法自然,使作品富有一定真实感。与“四王”相比较,吴历的画是在写生基础上的创造,更能在文人画里增加写实面貌,清初文人画家中唯一具有散点透视画法的大家。“四王”精神领袖王原祁在论画时也对他深为推许,便有“右渔山左石谷”之语。

吴历与王翚同龄,又都是同年卒于84岁,同样师从于王时敏,又在王时敏指导下遍临宋元真迹,论画技可以说是不相上下,论画理旗鼓相当。既是同窗好友,又是清初时期最大竞争对手,王翚为人圆润,吴历为人刚烈。在王翚临仿黄公望《陡壑密林图》后,吴历深感缺席临仿这一名迹,因而借阅王翚临仿之作未及归还,王翚因此与他绝交。

在四王吴恽绘画作品方面,吴历的作品最少,民国时代“四王中王原祁稀缺,四王吴恽中渔山最少的。启功先生恩师陈垣老先生,在编撰《吴渔山年谱》时记载,吴历绘画作品存世量不超过三百幅,是六大家中最少的。这里面不仅是他赴澳门的原因,主要是吴历处事唯美意识浓厚,作画时不断否定自己,除至爱亲朋以外极少把自己作品送人。

图上是《写刘长卿诗意图》,作于康熙戊午年(1678年),吴历时年47岁。从这幅画的笔墨技法分析,他的结构十分硬朗、结实,焦墨密皴条理清楚,山体、树石造型清晰准确,是非常难的的早期绘画。通过这幅作品,可以看出吴历为人处事的严谨性,作画态度一丝不苟,经营布局注重写实,尽善尽美的绘画风格。

图下《吴历山水册页十幅》选四幅,这套册页被陈垣老先生编入《吴渔山年谱》,作于康熙癸未年吴历时年72岁,为教友金绥吉、沈惠于、半厓等远游助兴所绘制。通过其中几幅分析不难看出,吴历在澳门接收了西方绘画技法,尤其是散点透视法的运用,可以说他是中国历代大画家里唯一融合西法的大师。虽然,交融了西方绘画技法,吴历的自家本来面目依然存在,只是积皴越发浑厚,密皴更加简约老辣。经营布局显示出大家风范,相比历代大画家吴历的山水画,第一次出现高光透视之法,在不失文人绘画思想之下所绘山石树木,更加贴近写实。

    《吴历山水册页十幅》选四幅

纵观唐宋以来至清初,中国历代大画家们,只有南宋画院马夏流派,注重写实表现,但是他们的技法是朴素的,未能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吴历通过赴澳门研修教义,学习掌握了西方绘画技法,将透视法引入到中国山水画之中,创建了吴历特有的山水画风格,前无古人!

 

拍卖预告
精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