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看台 傅抱石:借山水清音写忧国情怀

傅抱石借山水清音写忧国情怀
傅抱石的山水画气势恢弘,笔墨豪迈,长于表现苍茫迷离的雄浑意境;人物画则注重神态心境的刻画,往往意境淋漓,情感真挚。
此次上拍的《赤壁抒怀》则融其山水画与人物画长处于一炉。此幅系傅抱石以绘画语言再现东坡文学名篇《后赤壁赋》的杰作。作品充分展现出于磅礴大气中见精微、于蓬勃生机中见率真的高妙境界。取斜势的山石造成奇崛而惊险的视觉效果,似乎立刻要倾倒下来;而同样取斜势的小舟、石壁上斜生的植被则又因其与山石的强弱对比而加强了这一效果。但舟中人物的淡定自若谈笑风生,却正好化解了这一险势。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糜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正是如此。而独特的“抱石皴”法,水墨渍晕,淡赭渲染,将月夜下的物象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其惊涛一样的笔墨,营造一种骇浪一样的气势,又以四两的力度,化解千钧的重量,这正是傅抱石此幅的要义所在。东坡泉下有知,当揽为知音也!
1944年,抗战尚未胜利。傅抱石居陪都重庆西郊金刚坡下,感于国势时艰,赋作此幅,其心可鉴、其情可知。东坡作赋,乃一己因“乌台诗案”而生的情感,沮丧、失落、郁愤,虽强自开解,终不免豁达得有些勉强;抱石先生写此,则借以把这种感情升华为对国势的愤激、对时艰的忧虑,分明另一境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赤壁题材是傅抱石作品中比较常见的;而拍卖市场上,也以他的赤壁题材作品成交价位最高,如《赤壁图》262万、《赤壁泛舟》198万,都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但相较他幅赤壁,此幅在更大更精确的程度上再现了东坡赋的精神原意,又把自己的情感熔铸、宣泄其中,托物言志、借绘书怀,故其价值当亦更高。
随《赤壁抒怀》登上此次荣宝秋拍拍坛的,还有傅抱石先生《飞流直下三千尺》、《山水有知音》、《消暑佳处》、《高山仰止图》等数幅佳作。《飞流直下三千尺》以表现春秋人物伯牙和锺子期之间的历史佳谈为要,侧重渲染高山流水之于审美者的精神感受和心灵陶冶。而在流水雄浑气势的映衬下,主人公看似超然物外却心忧天下的现实情怀也一泻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