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赏析 > 吴昌硕作品赏析

吴昌硕作品赏析

 

  一代宗师吴昌硕

 

 

   在近现代中国书画史上,一代宗师吴昌硕的光芒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他的艺术影响到他以后的二、三代人,众多现代绘画大师或出自他的门下,或受他的艺术影响,如近代海派诸家、北京画派的陈师曾、齐白石等,现代最具实力的几大家傅抱石、李可染、黄宾虹等无不源自于吴昌硕,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吴昌硕的艺术贵于创造,他以书法入画,艺术上别辟蹊径,甚至齐白石曾说:“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指徐渭、朱耷和吴昌硕)门下转轮来(有时还写“青藤老缶门下转” )。”吴昌硕的艺术不仅使中国艺术大师获益不浅,而且也让东洋日本艺术家顶礼膜拜。日本著名篆刻家河井荃庐曾向吴昌硕请教多年,并向日本篆刻界介绍,产生极大的影响。日本人称赞吴昌硕为唐代之后的第一人,他30岁时求教于名重当时的画家任伯年,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画,任伯年拍案叫绝,并预言吴昌硕必将成为画坛的中流砥柱。日本书画界对吴昌硕极为推崇,专门铸造吴昌硕半身铜像,赠西泠印社陈列。

    今年是艺术大师吴昌硕诞辰160周年,上海、杭州、苏州等地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以纪念这位大师的不朽功绩,缅怀吴昌硕等前辈艺术家“励精图治,艺弘中华”的精神,如吴昌硕纪念馆、西泠印社等都举办大型活动,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片《艺术大师吴昌硕》也在9月初播出过。浙江安吉县和杭州市举办纪念吴昌硕诞辰160周年活动。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他的篆刻是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的影响。31岁以后,移居苏州,来往于江浙之间,阅历代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成为一代宗师。他的画起大落,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体积感极强。他的篆书个性极强,印中的字饶有笔意,刀融于笔。所以他的篆刻常常表现出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的特点。

吴昌硕在诗、书、画、印等诸多方面造诣深厚,名震遐迩。然而, 吴昌硕的书画拍卖价格却与他在美术史的地位大不相符,也使目前书画艺术投资吴昌硕的画最具潜力,投资者看好吴昌硕画的原因在于:从他在书画界的地位、知名度(齐白石、傅抱石都是吴昌硕的学生辈)和影响力等方面讲,吴昌硕均胜过齐白石、傅抱石,但目前吴昌硕的画价只有傅抱石的十分之一,其价格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艺术价值。在这一点上,有几个精明的藏家,去年11月,在上海拍卖会上以9万元拍得吴昌硕的《梅石图》,今年在杭州的拍卖会上以20万元将此画拍出。不到半年时间,赚了10万元。吴昌硕最夺人眼球的当属2004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吴昌硕的力作《花卉十二屏风》以16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吴昌硕书画作品的最高纪录。另一件吴昌硕晚年精品之作《八开册页花卉》以49.5万元的成交,虽然名列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在中国内地拍卖市场成交纪录的第四名,前三名是陆俨少的《百开唐人诗意》(6930万元)、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页八开》(1980万元)和齐白石《山水精品册八开》(1661万元)。今天,从艺术价值、画家的历史地位来看,1650万远远不足以体现吴昌硕《花卉十二屏风》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吴昌硕作为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是在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键人物,他是金石画风从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主要继承者,在近现代画坛,其地位与影响力没有人能与之相比。随着中国民间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中国传统艺术品将回归其应有的市场地位,在拍卖会上与西方艺术品相匹敌。

        海外拍卖吴昌硕作品主要在两个地方,一是在纽约,由世界两大拍卖行拍卖;二是在香港,由欧洲大拍卖行和香港本地拍卖行拍卖,再一种是举办画展出售,多在香港和台北,偶尔在新加坡也可购到。在纽约,他的每幅作品价格在几千美元之间,1991年突破了1万美元,每次举办拍卖会都能见到他的作品,以199011月的拍卖季节为例,苏富比拍卖了6幅作品,价格最高的一幅是立轴《葫芦》,7150美元,佳士得拍卖了3幅作品,价格最高的一幅是立轴《梅花》,8000美元。在纽约市场,他的书法作品要比绘画低一倍左右。在香港,1986年他每幅作品价格在3-5万港元左右,1987年涨至平均10万,1989年达到平均15-20万,1990年又有增长,最高的一件《花果》册页达到132万港元,最低的也有8万港元。进入21世纪,纽约和香港的增长率大约是50%60%的速度。在国内,近二年,人们才认识到这一点,如上海崇源拍卖公司2003春季拍卖会上吴昌硕的《富贵绵长四屏条》一堂四屏,成交价为737万元;浙江皓翰公司春拍中,吴昌硕的《芙蓉花开》以187万元成交;中贸圣佳在2004年春季拍卖会上,吴昌硕的《荷花图》以1375万元被买家拍走。现在可以预言:吴昌硕的书画价格很快要超过他的学生辈的拍卖价格,让人们拭目以待吧!因为只有这样,才对历史有个交待,至少要拍过他门下的“走狗们”吧!

 

观音

      画于1927年,是吴昌硕逝世前的绝笔之作。吴昌硕学画很晚,且画人物更少,此件作品正如他自署“慈云慧日见婆心”一样,已经看透人世间的一切万事万物,画的是水月观音,根据佛经,水月观音住在南海,能及时解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们,这说明吴昌硕的境界已经与菩萨的心境一样,大彻大悟,对艺术也是如此。

 

墨竹

      此幅画于1912年,他用的是“金错刀”笔法,并且自题“月明满地金错刀”。一语双关。金错刀既是一种书体,也是将美人比喻成金错刀,见之于五代贯休的《夜夜曲》:“蟪蛄切切风骚骚,芙蓉喷香蟾蜍高。孤灯耿耿征妇劳,更深扑落金错刀。”而此幅画的又是宋人词意,即宋代大词人冯延巳的《醉瑶瑟》:“双玉斗,百琼壶,佳人欢饮笑喧呼。麒麟欲画时难偶,鸥鹭何猜兴不孤。歌婉转,醉模糊,高烧银烛卧流苏。只销几觉懵腾睡,身外功名任有无。”最令的兴奋的是他用淡墨画竹杆,而用浓墨画竹叶,完全在体会宋人的意境。

 

 葫芦

      吴昌硕画葫芦,十分讲究,对葫芦的造型及写意都很特别,葫芦的神韵跃然纸上,这些都是后来齐白石、王雪涛等人争相制作的题材,但就其独到之处,仍是以吴昌硕的功夫要略胜一筹。

 

拍卖预告
精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