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中国内地拍卖大盘点
2003中国内地拍卖大盘点 一、槌起槌落 好戏连台 --2003年艺术品拍卖回顾 文/董 凡
刚刚过去的2003年,给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当首轮春拍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而纷纷延迟时,人们不禁为艺术品市场捏把汗,然而,当非典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之后,随着春拍的正式登场,投资者显示出了空前的热情,让许多业内人士都始料未及。七月,北京嘉德、翰海春拍好戏连台,一大批拍品创出新高。嘉德春拍总成交额达到1.94亿元,创下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最好成绩。与此同时,上海朵云轩春拍、上海崇源春拍也捷报频传。
中国古代书画方面,从以往春季艺术拍卖会的情况来看,上海的艺术品拍卖行的成交情况往往逊色于北京,但是从此次春拍的情况来看,上海朵云轩的马远等《宋人画册》以410万元的成交价位列了春拍拍卖榜的第8位,并成为此轮春拍中古代书画作品中的最高价。 继嘉德掀起第一轮春拍热潮,从7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初,第二轮春拍又一次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持久前进的动力,并且这轮春拍覆盖范围更广,持续时间也更长。先后有上海工美、深圳艺拍、上海国拍、温州汇丰、中国嘉德(周末拍卖)、云南仁恒、浙江一通、上海崇源・香港集古斋合拍(周年拍)、上海朵云轩、上海东方、上海敬华、天津蓝天国拍、天津文物、北京翰海、北京荣宝、北京中鸿信等数家拍卖公司先后举办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拍卖,此轮拍卖总成交额超过3亿人民币,成绩喜人。
如果说在第一轮春拍中,北京地区的几家大拍卖公司引领了拍卖的热潮,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第二轮春拍的中心区域转移到了上海,加上先前上海崇源在今年4月份的春拍结果,上海在今年春拍中一共有六家公司成绩超过1000万元,朵云轩、敬华双双超过5000万元大关,在上海拍卖历史上应该是最丰收的一年。大概是7月上旬拍卖的提前火爆,此轮春拍中,京城已经显得略微平静,除了一枝独秀的翰海以9000多万元的成绩捍卫了其在中国拍卖业数一数二的位置以外,其他大多为中小型拍卖,不及上海地区罕见的热度。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西南地区的拍卖市场,这一块传统上并不被看好的区域,此次春拍中,刚刚成立的云南仁恒(前身是云南艺拍)就以超过2000万元的成绩证明了西南地区艺术市场极具潜力。其他诸如浙江、天津等地的几家公司也都取得了较往年进步的优秀成绩。
春拍刚刚落下帷幕,秋拍又紧锣密鼓地走入人们的视线。 在中国嘉德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其中展示了王世襄夫妇倾毕生心血收藏的艺术珍品。143件拍品,总计成交6300余万元,成交比率100%,诞生了若干世界记录。如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以5万元起拍,最终以166万元的高价成交,创铜炉拍卖的世界最高记录。而本场拍卖最大的亮点--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也以891万元的价格大幅刷新今年春季创造的346万元的古琴拍卖世界记录。
在张大千、黄宾虹、齐白石等中国书画专场上,成交比率也达到了100%,60余件作品拍出了1474万的成交额,平均每件拍品达到20万元以上的成交价。此次嘉德秋拍中国书画部分四个专场的总成交额超过了1.2亿元。其中在古代书画中, 明代董其昌《采菊望山》手卷是古代书画专场上的重头,成交价781万元;近现代书画专场上,徐悲鸿的《春山十骏图》得到众多买家的追捧,最后以627万的价格成交,创造了徐悲鸿先生中国书画作品拍卖世界记录。
与嘉德几乎同一时间摆开擂台的华辰也在此次秋季拍卖会上斩获颇丰。经过两天5个专场的激烈竞争,以7300余万元的成交额,72%的平均成交率再次刷新了自己的拍卖成交记录。其中10件拍品的成交额超过百万,高居成交价之首的是一件元代青花云龙纹罐,462万元成交。
中贸圣佳方面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山水册八开》以18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落槌,创造了中国现代画在中国内地拍卖市场的新记录。而另一大师级人物齐白石先生的《山水》册页八开,同样取得了1510万的高价,这也是齐白石先生作品的最高价。而这几幅创下新高价的作品,几年前都曾经拍过,相比几年前的价格,其升值幅度令人咋舌。此次涨幅最大的,莫过于齐白石的《山水册页八开》,在1998年嘉德秋拍上,其成交价为195.5万元,此次却拍出了1510万的高价,5年时间,涨幅高达1314.5万元。
随着秋拍落下帷幕,2003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也翻过了辉煌的一页,不仅创下了多项单项拍卖记录,同时成交额上也较前一年有所增长。欣喜之余,我们深切地盼望中国艺术品市场来年会更上一层楼。 二、字画拍卖 风头正劲--春潮之下涌暗流 文/盛 力 2003年已经过去。从买方市场的角度回顾这一年的书画艺术品市场,印象最深的就是三个字"买疯了"。
2003年前半年,由于"非典"的影响,爱好书画收藏的人们除了无奈还是无奈,老老实实地"蜗居"了半年。7月份,由中国嘉德的大拍开始,情况发生了巨变。人们憋了半年的购买欲望,骤然得以爆发。
事实上,这正反映了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形势还是诱人的,无论是《出师颂》,还是傅抱石山水册的成交,都使人们为之一振。而中国嘉德的拍卖师高先生在其主持的11月份嘉德秋拍中,首次荣获"白手套"之奖励,也客观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拍卖市场的火爆(在一场拍卖会上,拍品的成交率达到100%,按国际惯例,拍卖师将荣获"白手套"的奖励,这在国内也是首次)。
分析2003年书画艺术品市场,我们还可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1、重头拍品(如《出师颂》、傅抱石山水册、齐白石册页等)独领风骚。预计各拍卖公司今后仍会千方百计地在这方面出大力气,下大功夫。
2、近现代书画家除齐白石、傅抱石、吴昌硕、黄宾虹、张大千、陆俨少、黄胄等人的作品保持较旺的势头外,今年在拍卖会上"突然"窜红的还有钱松??、黄君璧。 3、近、现代的名人书法作品,拍卖价格飚升,也是2003年书画艺术品市场一个亮点。其中尤以于右任、林散之、启功的作品为最。
4、海外回流的书画作品越来越多,这只能是国内市场强大的吸引力所致。
回顾2003年书画艺术品市场,虽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春潮之下却有暗流涌动,有些问题十分令人疑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1、拍卖市场的价格偏高。去年的拍卖市场人气如此火爆,可在拍卖会上,一些多年从事书画收藏的朋友见面时,总是摇头叹息:"买不到东西"。其言外之意是如今的拍卖成交价不但是偏高,有些更是离谱。更有人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洗钱"就是"送礼"所致。笔者孤陋寡闻,听得是一头雾水,不敢妄加评论,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也"。行情看涨是客观事实,量力而为,量财而用,心平气和,泰然处之方是上策。
2、拍卖市场的赝品不少。按说各拍卖公司成立之初,都以自己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书画鉴定"大腕"而自豪,并且大张旗鼓地进行了宣传。然而拍卖会上日益增多的赝品,其客观现象不得不让人感到疑惑。疑惑是因为不了解内情。只希望了解内情的拍卖方能切实地尽到自己的义务,恪守职业道德,以良好的信誉进一步夯实公司大厦的基础。同时奉劝刚刚入市的热心买家,千万不可只气盛不冷静,要虚心学习,不耻下问。
3、拍卖市场的人为炒作。有人戏言,2003年下半年,钱松??的作品价位飞速上扬,很可能有人在"炒"。其实客观地看,中国书画艺术品的收藏现状,本身就有地域性。陕西人侧重于长安画派,广东人侧重于岭南画派,而江浙人钟爱金陵画派也就不足为怪。如果这种"炒"是带有地域性的也不为怪。然而,"炒"在市场经济中,已经包含有人为的不正常因素。所以在这种炒作下,可怕的是对刚入市的收藏爱好者的欺骗。广大收藏爱好者切不可跟"风"跟"市",跟得太紧,就会吃亏,还是选择自己的收藏目标,稳扎稳打长期作"战",心态平和,切勿投机。当然,这些对专门在书画市场从事"投资"的人是不适用的。 下一位被"炒"的书画家会是谁呢?许麟庐?刘旦宅? 三、瓷器行情 依然看好--新宠旧爱在一身 文/云 阳
中国瓷器是收藏门类中的贵族,古玩市场上的宠儿,新闻传媒追捧的至尊。中国陶瓷的价格在海内外收藏家的追逐下扶摇直上,迭创新高。
近年来,中国古瓷在拍卖会上屡屡创出高价。 2003年太平洋拍卖公司敲响京城拍卖新春第一槌,瓷器部分,成交价格最高的为964号拍品清光绪天蓝釉双蝙耳尊,成交价为31900元。瓷器拍卖成绩骄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拍品成交率极高,众买家争先选购。 在北京翰海2003年春季拍卖会古董珍玩专场成交前10名中,清康熙天蓝釉菊瓣纹尊以192.5万元居榜首。
上海工美拍卖行春拍从2003年7月16日开始。在上海拍卖行的古玩专场中,瓷器精品不少,如明嘉靖青花漏彩鱼藻纹瓶、乾隆青花缠枝莲牛头尊等。在此次沪上各大拍卖会中的工艺品部分,清三代瓷玉器继续成为主角。上海敬华此次瓷器拍卖中的几件单色釉作品均为两朝仿制宋窑作品的典范,其中一件为清雍正仿宋官窑贯耳方壶,另一件则是清乾隆仿汝窑八棱纹瓶。11月,中国嘉德200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各大专场的总成交额超过了2.5亿元人民币再次刷新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最好成绩。其中瓷器工艺品专场的总成交接近亿元,比历史最好成绩提高了近三倍。清乾隆霁蓝釉描金宝相花如意耳瓶以330万元成交。清乾隆青花胭脂红缠枝莲纹赏瓶自16万起拍后,经过激烈竞争,最终以高出估价8倍的162.8万元的价格成交。同时开拍的华辰秋季拍卖会的5个专场,以7300余万元的成交额,72%的平均成交率再次刷新了自己的拍卖成交记录。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十分热闹,全场294件拍品,六成以上成交,成交额超过2950万元,平均每件拍品的成交额达到10万元。其中10件拍品的成交额超过百万,一件元代青花云龙纹罐,160万元起价后,经过几十轮的竞拍,最终以462万元成交,高居成交价之首。另一件元青花行龙牡丹纹兽耳大罐和明弘治黄地青花花纹盘也都在200万元以上成交。现今存世孤品的明成化青花锦纹壮罐,虽有残缺,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而受到众多藏家的热烈追捧,最终以近140万元的高价成交。清代瓷器精品市场依旧火热,乾隆霁蓝釉描金银彩四系小尊以154万元成交,乾隆仿哥釉琮式方瓶以143万元成交。
2003年,除海内外拍卖市场拍卖中国瓷器外,全国各地举办的民间藏品交流会也十分活跃,很有特色,吸引眼球。特别是第六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有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及英国的200余家文物商店、古玩市场和古玩经销商参展,其中回流文物,不亚于一次回流文物精品展。
四、现象透视 形势分析--且听专家说因由 文/秦 杰
刚刚过去的2003年,艺术品投资凭添巨大买盘,流落海外的艺术珍品纷纷回流,使得2003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国内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突破75亿元。经过新一轮的市场争夺,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细分格局已定:以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贸圣佳、朵云轩、上海国拍、上海敬华、北京海王村、北京荣宝、天津国拍、天津蓝天、广州嘉德等为主力军团的"第一世界"不可动摇;以苏州、杭州、无锡、西安等有数年拍卖资历的公司为"总预备队",羽毛丰满尚需时日;成都、太原、重庆、武汉、哈尔滨等,借西部大开发之势,属"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也未可知。 分析2003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势走向,种种现象和社会成因不可不察,值得细细琢磨玩味。
(一) 机构进场 庄家吃货。艺术品市场与股票市场保持一种跷跷板的关系。一般股市出现不振,艺术品投资市场便会有一定的机会。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沪深股市一路下跌,邮币卡市场惨不忍睹,房地产市场尚无热点,利率下调不止,国际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500美元大关。这时资本需要寻找保值、增值的渠道。无疑艺术品投资市场就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地方,事实也证明艺术品拍卖市场是投资市场中的一道亮丽风景。2003年,国家对文物艺术品有了空前的重视,国家拨给文博系统的资金突破1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有多家文博机构到拍场上购买艺术精品。2003年7月13日,故宫博物院启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将隋代墨宝《出师颂》以2300万元纳归。而一些鉴赏大家也纷赴拍场为一些机构购藏,像著名鉴赏家徐邦达先生亲自赴拍卖现场多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2003年的艺术品拍场中,国家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已经有了充足的经费补充馆藏精品,尘封数百年的文物文献,存世有限,巨大的买盘托起天价,叫人惊叹不已。机构进场,庄家吃货,这是全球艺术品收藏市场火爆的不变定律。2003年的艺术品拍卖还清晰地告诉我们:那些时代特征明显、有年头、造型独特、人文含量高的艺术品是各大拍卖公司的征集重点,玩家、藏家、有眼力的文玩经营者才是拍卖公司的座上宾。艺术品市场分化的结果,强者恒强,"垃圾股"迟早会被淘汰。
(二)民间收藏方兴未艾。文博机构的巨资挑起了"领涨股",腾开了价格上涨的空间。买涨不买落永远是定律,只是多了一样--精品意识。文物古玩的稀缺性决定了供求永远不能平衡。玩文物古玩,高端精品总是带着低档艺术品沿着投资、收藏、升级、更新,再投资、再收藏、再升级、再更新的轨迹不断上升。每一次循环都有一定的时间跨度。2003年正是新一轮投资、收藏或再投资、再收藏的开始阶段。投资者们在购藏了某一件藏品之后,是不会马上再投回市场的,而且越是高水平的藏品,在投资者手中停留的时间也就越长。市场上的资源相对紧缺,资金则相对过剩,此时价位必然上升。高尖藏品一向受重视,而且被藏家广泛接受的藏品更受重视,其价位也最先开始上升。2003年11月26日,中国嘉德2003秋季拍卖会以11个专场,总成交2 .51亿元人民币的佳绩,再次刷新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最好成绩。
民间收藏人群急剧膨胀的不争事实,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怀旧风气的盛行,这一群体将必然再度扩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把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并且成长的速度非常快。如今各大城市民间收藏品市场已经成为一道人文景观。众多的收藏爱好者将藏品细分到惊人的程度,每一项都有领军人物和领军价格,专业化、专题化、专家化开始演进,这是收藏大军成熟的最佳表现。而且,"非典"之后火起来的网上拍卖毫不逊色。"天涯虚拟社区网--在线拍卖--孔夫子网站"天天都有拍卖,未来的趋势不可限量。 (三)港台市场推波助澜。台湾受国际市场拖累,股市形同崩盘,资金大量离岛,寻求新热点。而香港低利率迫使港人渴望资金高回报。港台人士纷纷投资拍卖,使艺术市场高价不断。内地拍坛不乏这些买家身影,港台等地区拍卖的许多高价也都是这些藏家创造的。 推波助澜,岂止港台。2003年10月9日,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破例用两小时直播中贸圣佳古代书画拍卖专场,全国观众达6000万人。第二天,中央四套重播,海外观众不计其数。2003年8月,国家财政部官员畅谈"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的来源和使用,引来京、津、沪收藏界一片喝彩。一时间,南北藏界献奇呈宝,收藏文化亮透传媒。2003年7月1日,新《文物法》实施,个人保存文物有了法律保障。收藏界跃跃欲试之时,以收藏艺术品为主的传媒纷纷扩版,专刊、专版异彩纷呈。各地媒体纷纷响应,你呼我应,大有将艺术品收藏奉为继金融、房地产之后的新一轮投资热潮之势。
五、大势走向 前景展望--价量齐升待来年 文/秦 杰・云 阳
2003年艺术品拍卖已经落下辉煌绚丽的帷幕,分析大势走向,展望2004年的艺术品收藏市场,有可能迎来一个全盛时期。 具体说来,2004年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可能有几个全新的热点:首先是抗日战争史料和文物将会有一个跨越式价格爆涨,其原因是2005年5月全世界将迎来"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亚洲各国也将迎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各大博物馆、纪念馆已经开始重金收购文物、文献,其中"美国空军飞虎队"、"抗日英烈遗物"、"毛、刘、周、朱、邓抗日史料"将轻松越过万元大关。其二是明年是绘画大师傅抱石、蒋兆和等的百年诞辰,他们的作品还有极大的升值空间。三是年画、版画、戏剧史料将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和这些传统艺术被联合国确认为"人类文化遗产"而声明远扬。四是民国旧平装书中的有特色的藏品,将消灭百元以下的任何机会。五是文玩小件将越升为大拍的顶级藏品。六是古董手表和高档时装仿古手表将在文娱界流行开来。最后是海派的文化旧物将迎来新一轮怀旧期。
从中国瓷器拍卖市场 的走势看, 预计2004年大致会呈现四个特点:一是中国瓷器仍是拍卖市场的重点。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给艺术品市场提供一个发展的良好契机。许多投资者都对一蹶不振的股市失去了信心,开始将投资方向转到了艺术品收藏上。中国瓷器在2003年拍卖会中取得骄人业绩,屡创新高,充分显示出中国瓷器的市场前景光明。二是元明重器仍是拍卖市场的亮点。近年来中国瓷器拍卖的实绩,再次显示出元、明重器在收藏界和市场上的地位。2004年元、明重器的价格只会上扬,而不会下跌,现身拍卖会中是引人眼球的亮点。三是清三代瓷器仍是拍卖市场的热点。清代瓷器精品拍卖市场仍然会火热,明清的瓷器一直是收藏家追求和珍爱的对象,乾隆年间的尤其具有保值和升值潜力。2004年会有中国官窑瓷器交易的世界记录出现。四是宋瓷是收藏中的潜力股。就稀有度、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等各方面来看,宋瓷价位显然要超过明清瓷器。但目前明清瓷器由于受国际市场影响等原因,价格普遍高于宋瓷5到10倍。所以,宋瓷今后上扬的空间较大,是不错的潜力股。五是民窑瓷器将作为收藏热门。官窑瓷器真品在市场上已经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也都价格不菲。因此,民窑瓷器已逐渐为一些藏家所青睐。乾隆以前的民窑瓷器比较具有收藏价值,且由于目前价位不高,尚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这也是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明智选择。
■2003年中国内地拍卖排行榜 ■瓷器排行榜 名次 品名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1 元・青花海水云龙纹罐 4,620,000 北京华辰 2 清乾隆・粉彩百鹿图双耳尊 3,355,000 中国嘉德 3 清乾隆・霁蓝釉描金宝相花如意耳瓶 3,300,000 中国嘉德 4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螭耳尊 3,300,000 北京华辰 5 清乾隆・墨彩云龙纹题诗笔海 2,970,000 上海信仁 6 元・青花行龙牡丹纹兽耳大罐 2,090,000 北京华辰 7 明弘治・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 2,035,000 北京华辰 8 明弘治・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 2,035,000 北京华辰 9 清雍正・仿哥釉六方贯耳瓶 1,815,000 北京华辰 10 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棱瓶 1,771,000 中国嘉德 ■古代书画排行榜 名次 品名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1 倪田・摹任熊大梅诗意册 册页 8,800,000 朵云轩 2 董其昌・采菊望山图书画合璧 手卷 7,810,000 中国嘉德 3 王??・仿古山水册页 册页 十开 4,950,000 中贸圣佳 4 恽寿平・山水花卉 册页 十开 4,180,000 中贸圣佳 5 马远等・宋人画册 册页 十开 4,100,000 朵云轩 6 项圣谟・溪山无尽 手卷 3,740,000 朵云轩 7 董邦达・临马远潇湘八景图手卷 3,630,000 中国嘉德 8 董邦达・山水图册 册页 八开 3,630,000 中贸圣佳 9 华??・明妃出塞图立轴 3,410,000 中贸圣佳 10 八大山人・花卉卷 手卷 3,300,000 北京华辰 ■近现代书画排行榜 名次 品名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1 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页 册页 八开 19,800,000 中贸圣佳 2 齐白石・山水精品册 册页 八开 16,610,000 中贸圣佳 3 齐白石・诗意图册 册页 十二开 14,520,000 中贸圣佳 4 徐悲鸿・春山十骏图 镜心 6,270,000 中国嘉德 5 徐悲鸿・春之歌 立轴 3,465,000 北京荣宝 6 李可染・千峦竞秀 镜框 3,300,000 中国嘉德 7 傅抱石・毛主席诗意 册页 (八开选四) 3,025,00 上海敬华 8 李可染・清漓胜境图 镜心 2,860,000 中国嘉德 9 谢稚柳・仿宋人山水花鸟图册 册页 2,475,000 中贸圣佳 10 齐白石・山水、人物、草虫册页 册页 2,420,000 中贸圣佳 ■古籍善本排行榜 名次 品名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1 隋人书・晋索靖出师颂卷 22,000,000 中国嘉德 2 唐・唐贤写经遗墨 3,520,000 中国嘉德 3 宋唐陆德明撰 婺本点校重言重意互注尚书十三卷 1,870,000 中国嘉德 4 元至正二十三年 宋沈枢撰 题宋版通鉴总类二十卷 1,705,000 中国嘉德 5 宋李棠撰・太平御览 715,000 中国嘉德 6 元陈栎撰 书蔡氏传纂疏 605,000 中国嘉德 7 荀况撰 纂图分门类题音注荀子 418,000 中国嘉德 8 (明)吴承恩撰 西游记插图 260,000 北京翰海 9 中央图书馆筹备处编辑 四库全书珍本丛刊初集 250,000 北京翰海 10 启功撰并书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稿本 242,000 中国嘉德 ■玉石器排行榜 名次 品名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1 清康熙・御用碧玉玺"康熙御笔之宝" 6,600,000 北京华辰 2 清中期・田黄兽钮方章 2,640,000 上海敬华 3 红山文化猪首龙 1,400,000 北京翰海 4 清・白玉雕螭龙象首环耳瓶 1,320,000 北京传是 5 清・石雕老人像 1,122,000 中国嘉德 6 清初・寿山石雕罗汉 二件 814,000 上海敬华 7 清中期・白玉双龙簋 800,000 北京翰海 8 明・石雕喜金刚像 770,000 中国嘉德 9 清乾隆・黄玉龙凤佩 580,000 北京翰海 10 清乾隆・青白玉雕佛像 528,000 北京华辰 ■竹木牙角排行榜 名次 品名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1 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 2,640,000 中国嘉德 2 明・浮雕鱼龙海兽紫檀笔筒 2,090,000 中国嘉德 3 明・朱小松归去来辞图笔筒 1,100,000 中国嘉德 4 清雍正・潘老桐刻人物紫檀笔筒 572,000 中国嘉德 5 清・竹根雕采药老人 572,000 中国嘉德 6 清早期・犀角雕松下高士杯 429,000 北京翰海 7 清嘉庆・梁山舟铭张芑堂刻紫檀笔筒 385,000 中国嘉德 8 明・双螭纹透雕香筒 330,000 中国嘉德 9 民国・牙雕福禄寿三星像 308,000 天津文物 10 清乾隆・竹根雕寿星坐像 286,000 北京华辰 ■邮品钱币排行榜 名次 品名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1 美国印钞公司印刷中国纸钞样本三巨册 3,168,000 中国嘉德 2 1897年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邮票一枚 2,200,000 中国嘉德 3 中国邮票收藏礼品册 一部 1,496,000 中国嘉德 4 陕西省造光绪元宝试铸样币 全套五枚 1,000,000 北京华辰 5 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背嘉禾壹圆银币 726,000 中国嘉德 6 1867年上海工部局壹两银币(无放射线)样币一枚 7649,000 北京华辰 8 大清银行兑换券大龙票,四等面值 429,000 中国嘉德 9 1995年台湾光复回归祖国五十周年纪念币 10385,000 中国嘉德 10 1897年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当伍圆倒盖 385,000 北京华辰 ■工艺品杂项排行榜 名次 品名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1 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 8,910,000 中国嘉德 2 唐・"九霄环佩"琴 3,465,000 中国嘉德 3 明・金髹木雕雪山大士像 2,750,000 中国嘉德 4 宋・朱晦翁藏仲尼式琴 2,200,000 中国嘉德 5 唐・黑漆螺钿琴 2,150,000 上海崇源 6 宋・"梅梢月"宣和式琴 2,035,000 中国嘉德 7 清顺治・冲天耳三足炉 1,661,000 中国嘉德 8 清早期・尚均雕螭纹红寿山印泥盒 1,650,000 中国嘉德 9 明永乐・铜鎏金罗汉坐像 1,540,000 北京华辰 10 明・凤嗉式琴 1,320,000 中国嘉德 ■西画雕塑排行榜 名次 品名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1 徐悲鸿・浴 5,995,000 广州嘉德 2 高小华・赶火车 (三联) 3,630,000 中国嘉德 3 吴作人・战地黄花分外香 3,520,000 中国嘉德 4 陈丹青・西藏组画-牧羊人 1,870,000 中国嘉德 5 陈逸飞・人约黄昏 1,100,000 中国嘉德 6 关良・舞蹈 1,100,000 北京华辰 7 吴冠中・渔港 1,078,000 中国嘉德 8 靳尚谊・祈 968,000 中国嘉德 9 李铁夫・九龙郊景 968,000 中国嘉德 10 吴冠中・爱晚亭秋意 935,000 北京华辰 ■古典家具排行榜 名次 品名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1 清乾隆・紫檀嵌玉插屏(图录号1979) 1,050,000 北京翰海 2 清・紫檀贴皮雕瑞兽花卉床 682,000 3 明・黄花梨大柜 660,000 北京传是 4 清中期・紫檀禅椅 一对 396,000 中国嘉德 5 明・黄花梨缠莲纹三弯腿炕桌 352,000 中国嘉德 6 清早期・黄花梨透雕龙纹隔扇 319,000 中国嘉德 7 2002年・紫檀雕螭龙纹多宝阁 一对 291,500 中国嘉德 8 2002年・紫檀楠木影面画案 275,000 中国嘉德 9 清乾隆・紫檀嵌玉花卉插屏 230,000 北京翰海 10 清乾隆・紫檀方桌 176,000 中国嘉德 ■青铜器排行榜 名次 品名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1 11世纪・印度青铜菩萨半跏趺像 440,000 中国嘉德 2 明・青铜米拉日巴尊者像 440,000 中国嘉德 3 明・青铜张仙像 187,000 中国嘉德 4 西周早期・伯鼎 176,000 上海崇源 5 明・青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154,000 中国嘉德 6 五代・青铜佛坐像 104,500 中国嘉德 7 明・青铜太监像 90,200 中国嘉德 8 辽・青铜观音坐像 71,500 中国嘉德 9 12世纪・印度青铜佛立像 60,500 中国嘉德 0 11世纪・缅甸青铜佛立像 38,500 中国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