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喜 翰海迎春拍卖会元月启槌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度的增长所积累的民间资本、尤其房地产利润,开始以一种纯粹审美和完全个人的选择,高流量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藏家和古董商苦心独诣构设的价格框架,一瞬间被击垮。一向深谋老算的古董群英,瞧着新人恣意"攻城掠寨",瞠目结舌的震惊之余,预感艺术品价格已开始了新一轮上涨,其汹猛之势与上升幅度,将超过股票经济鼎盛时期。
新人对原有价值体系和价格框架的不屑一顾,以一种"圈地式"的热忱竞买,充满诱惑地勾动了最保守的藏家出货倒仓的冲动。尽管,无法预见艺术品价格上涨的空间和持续时间,经验和俗例,却诱导着不自觉的换手。今年各家拍卖目录一本比一本厚、拍卖场次一家比一家多,出仓量与换手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一个月后的2004年1月10-12日,翰海新春拍卖会有书画、古籍、玉器、鼻烟壶、古董珍玩等十个专场、超过二千五百件的拍品登场。联珠十场,珍艺二千,在新一年的开端,对于藏家可谓"开门见喜";对于艺术市场的未来,将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指标。
鸿篇巨制 张大千九十九开册页
豪华盛会 二十四家逞技颂古物
近现代书画的《张大千珍品》、《狮城收藏书画》的拍品,完全征集自海外藏家。《张大千珍画》的99件拍品,是大千先生的九十九开册页。
九十九开册页,差一而满百。缺一开并非失佚,而是一个寓言:犹如登绝顶,止一步则小天下。
上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徐悲鸿说:"五百年来一大千"。在一百余年间,"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的人物,仅大千一人。历代诸家的山水、人物、花鸟,大千无不涉猎、临摹,又无不精到。早年醉心石涛,后临渐江、石溪、徐渭、八大、梅清、陈老莲、陈白阳兼及吴门四家,及后"四王"以外诸家笔墨,可以乱真,黄宾虹亦不能辨。
册页汇集的多是大千赴敦煌之前,师法明清诸家笔墨的作品,有古人遗粹又出新神化,巧拙皆妙。古往今来,多少人如此临摹,终了临似古人,临没自己。九十九开册页,像一座炼狱,铸就了大千深厚的传统功力,使之日后从容变法,"绝去了一切依傍,开中国画自来所未有的格局。" 由此可论,此册页不仅完整地显现了大千早年创作的天才和经历,并具有鉴定上的无可代替的文献价值。《二十四斋室图》是近现代书画专场中,一件珍稀文物。此图为两部手卷,上卷名《醜簃清閟图》、下卷名《佞宋词痕》。"二十四斋"是吴湖帆所居楼内之室。吴和妻子的父亲是清朝大吏、闻名天下的收藏家吴大澂、潘祖荫,吴将所藏分贮于二十四室内,并依所藏之物命名。如藏《宋版梅花喜神谱》的书斋,名"梅景书屋";藏《富春山图》之室,名"富春山一角"。《二十四斋室图》是近现代画坛名家敬慕吴之收藏和声名,以其斋室名称或藏品为题,作画一幅。
《醜簃清閟图》作于四十年代,叶恭绰题"醜移清閟"四字,萧俊贤、夏敬观、溥儒、冯超然、吕十千、吴征、郑千昌、吴华源、沈剑丞、张大千、定山帧野、陈子清等;《佞宋词痕图》大部分作于1961年。"佞宋词痕"是吴湖帆词集之名,有词429首。此图虽名《佞宋词痕》,绘画内容基本与《醜簃清閟图》相同,引首沈尹默题"佞宋词痕"四字,江旭初、张叔通、樊云林、朱屹瞻、刘海粟、黄西爽、陆俨少、唐云、应野平、谢稚柳、糜耕云、程十发等,二十四位近现代大师竭技逞能,各以妙笔作画一幅。每幅均有吴湖帆跋文注释、瞿兑之书写的题诗以及先秦以来历朝官方权印与名家刻章,实是一件"荟百代印章精粹,集世纪名家墨华"之作,为近现代艺术史上,最豪华的盛会与最完美的合璧。
传史珍笔 八大仿董巨山水轴
《八大山人仿董巨山水》轴,124.5 x 30.5厘米,作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八大题曰:"董巨墨法,迁道人犹嫌其迁,其他何以自处耶!要知古人雅处,今人便以为不至,汉老同学以为如何?癸未禊日,八大山人临。"
此作为鉴赏家研究八大真迹的标准性作品,亦是八大真迹中的最重要作品之一,藏界一向以之校正八大作品的真赝。曾入藏于清苏州知府、考据学家吴云府内。光绪年间,入上海领袖金融界的商界巨子庞元济之手。1909年庞将之作为重要藏品,收录所著《虚斋名画录》一书中。1926年日本人几次觊觎未果,无奈之下,小林荣居拍照后,收入《八大山人真迹》一书。美国收藏家、曾任故宫鉴定委员会委员的福开森,1933年主编《历代著录画目》,亦著录此作。徐邦达《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中,将其列为"重要的有纪年的作品"。
此画上有吴云题跋:"笔意胚胎大痴而苍浑古劲,别出机杼,有超以象外之趣。"吴认为,八大虽题仿五代董源、巨然,此画山水脱胎元代黄公望笔意。公望号大痴,画风苍茫雄伟,超逸简远,名震海内,为明清六百年画家崇拜的宗师。大痴山水承绪王维、董源、巨然、范宽、李成写意一路。八大仿董巨山水,笔墨之苍浑,自然意近大痴。法摹古人,又"别出机杼,有超以象外之趣",乃是此画神妙之处。估价200-300万元
精雅小巧 乾隆画琺瑯鼻烟壶
重大发现 雍正铜镀金弥勒佛
《扇画》、《鼻烟壶》专场,为翰海始创,时隔数年,又一次厚积薄发,精彩纷呈。《扇画》专场有拍品210件,《鼻烟壶》专场有拍品 228件,分为瓷、玉、玛瑙、玻璃、内画和杂类等。瓷质鼻烟壶多为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窑粉彩、雕瓷和青花;玉、玛瑙烟壶中,巧雕俏色烟壶,因材构雕,又不见琢痕,有如天成,不得不叹服苏州工匠心窍之玲珑及鬼工神技;玻璃类鼻烟壶有套料、单色、仿生等,其中"乾隆款料胎画琺瑯鼻烟壶",精雅可人。
清乾隆"涅白地画琺瑯大吉鼻烟壶",涅白地,上绘奇石兀立,青筠数干,旁伴雁来红。竹花之下,一只母鸡慈爱俯视觅食的雏鸡,壶身小巧,不胜盈握,田园情趣却盎然洋溢。底有"乾隆年制"蓝料楷书款。清内廷琺瑯作烧造的"乾隆年制"款涅白地画琺瑯鼻烟壶,最为贵重。民间称其为"官料"。凡落"乾隆年制"蓝琺瑯仿宋体款,系由清宫玻璃厂造胎,琺瑯作画琺瑯。估价90-120万元。
雍正年制的铜胎画琺瑯鼻烟壶,图案流行开光和色地。色地一般有黑、红、黄、白。这一风格,继承了康熙画琺瑯的审美,藉颜色的强烈差异来突出花纹主题。拍品清雍正"铜胎画珐琅葫芦万代鼻烟壶",取形葫芦,腰部绘一扎系成扣的布巾,布巾底纹万字,一只红彩蝙蝠此壶构思之巧,绘画之精,实是雍正官器之雅逸的典范。估价 20-30万元。
人物是画琺瑯烟壶最常见的题材,尤其是西洋人物,直接受郎世宁的影响,画风工细写实。拍品中的清"铜胎画琺瑯仕女鼻烟壶",多绘西洋仕女,设色丰富、点染雅致,妍而不艳,署款为蓝料楷书,有"大清乾隆年制"、"乾隆年制"、"嘉庆年制"等,应出自清宫琺瑯作。
《玉器》专场主要为明清作品,题材之广,包容了元明清玉雕的流行题材,造型有生肖动物、神龙瑞兽、禽鸟鱼虫、童子仕女、和合二仙、刘海戏蟾、耍猴艺伎、花卉蔬果、秋山春水、山野对弈、山林高隐等。其功用有文房、生活器皿、坠饰、山子、砚屏、仿青铜礼器等。
明清玉器近年行市走俏,市场存量稀缺,翰海坚持独树一帜地举办玉器专场拍卖,其中辛苦,自不胜言,有内部人员透露,本场拍品的甄选之严,超过以往,宁缺勿滥,188件玉器,品质极佳。
《古董》专场的拍品数量,为十场之最。陶瓷重器有"明永乐折枝牡丹纹大盘"估价200-260万元、"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估价350-500万元、"清乾隆斗彩花卉纹缸"估价80-120万元、"清嘉庆粉彩佛塔"估价20-30万元、"清乾隆表花缠枝抱月瓶"估价300-500万元等,清雅俏丽之作有"清雍正仿汝窑海崖笔架"估价20-30万元、"清乾隆仿竹纹夔龙纹笔筒"估价25-35万元等。
本场有明清两代宫廷造像数尊,"明永乐鎏金文殊菩萨像",金色华丽绚烂,工艺精细之极,造型生动自然,富有生韵,为宫廷造像的极品。
"清雍正铜镀金弥勒佛",高23.8厘米,黄铜铸造,通体镀金,全身菩萨装束,头戴五花冠,顶结葫芦状高发髻,大耳垂肩,耳垂挂圆环和小花瓣,耳边各有一条缯带,自两鬓垂下向外蛇形翻卷。额部高广,双目低垂,上眼线呈弧形,眉骨隆起,鼻高挺,双唇抿起。佛上身脖挂项圈,胸前佩长链,圈上饰联球。这一装饰与永乐、宣德宫廷造像相似。两肩搭有帔帛,飘舞卷飞于两臂和手腕间,下身着长裙,延续康熙遗风,衣边刻饰花纹。 弥勒左腿横盘,右腿闲散地搭在莲花座缘,为弥勒众多形象的游戏坐姿。双手置胸前结说法印,两手心各拈一莲枝,莲枝绕于臂侧至肩,上有法轮和净水瓶。全身结体匀称,给人一种端庄、完美的和谐。莲花座为半月型束腰式,束腰处刻缠枝莲,花纹浅细,线条流畅,束腰下莲花瓣饱满如生,座后刻"大清雍正年敬造"。
雍正款造像,此尊为第一次出现,作为雍正造像的标准型,对于鉴定和研究清代造像的传承、工艺,这尊弥勒具有重大的文物价值。估价 68-80万元。
佛坛至宝 元代管仲姬针绣十八尊者
古董专场似与佛有缘,"元代管仲姬针绣十八尊者",美妍惊人,为中国刺绣史上的无以堪比的绝代神品。管仲姬(1262-1319),名道升,字仲姬,浙江吴兴人,元代书画家赵孟頫之妻。延祐四年封"魏国夫人"。翰墨、词章,不学而能,书史评道:"仲姬行楷,与孟頫殆不可辨同异,卫夫人之后无俦"。写璇玑图诗,五色相间,笔法妙绝;画墨竹梅兰,创晴竹新篁;工山水、佛像。明正统年间画梅名家王谦誉道:"赵魏国敬写佛像,笔致与魏公(赵孟頫)抗衡"。此外,尤擅刺绣,《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作品,载于史籍。赵孟頫官拜翰林学士、荣禄大夫,封魏国公。仲姬对于富贵逼身,不屑挂怀,心倾佛事,手书《金刚经》,施于名寺。
成宗大德二年(1299),管仲姬皈依中峰禅师,常住寺中书写经文,并绣《十八尊者图》,共十六幅,供于寺内。中峰禅师于绣像册题跋,云:"赵夫人面对如来,心存空寂,为梵宫之善果,显度世之。金针绣出尊者二十像,并侍从、比丘、金刚、韦驮法像衣钵,服御龙虎之属备极,镂云错彩之奇,为山寺常住供奉,推其愿力,寔有良器。" 这幅绣画,有三绝:
一、粉本高绝,二十六人,二十六相,或嘻笑愁怒、或定寂悟觉,瞻盼凝睇间,显出佛家济世度人、天王护法镇界的精神与性格。其造型能力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而笔触起转有致,更是流畅磊落,有曹衣出水,又有吴带当风,既注重线描力度,又着意赋彩设色;
二、绣技妙绝。其擘丝极细,用线只一二丝,绣针亦如发细,以至绣迹如笔翰图绘。其针法多样,多为齐针铺纹平绣,间以抢针法的短直针脚,按纹理起抢构绣,或以旋针法依绣纹放射状地顺势刺缀,其疏密、轻重、逆顺,循丝理而参差运针,将丝光的亮艳与和顺,运用得妙到毫巅;
三、装潢精绝。其封面为紫檀,中间镶玉,上琢"十八尊者 管道升制",隶书,其四周嵌螺钿雕镂的释迦、观音、佛家八宝、白象、白马等,并以虬角雕缠枝,环绕其间。封底镶象牙染色雕刻的二十四朵莲花,花蕊中心嵌螺钿法珠,秋角缠枝环绕。这一装潢非皇家莫属,应出自清宫。
绣画之后,有元僧中峰禅师、明人金文鼎、王谦题跋。金文鼎(1361-1436),名铉,明初以诗书画三绝享名,题跋:"凡绣像工夫,以细密为上乘,然细密画人物所能而精气贯注,毫发欲动,鼻孔皆灵,非具宿根慧业不及。此管魏国皈依中峰师,其常住所藏楷书经文数卷,备极工致,此绣像册尤其经营恬澹而成者洵,希世之珍也。" 估价380-500万。有行内人士预言:魏国夫人与赵孟頫俱是后世书画家、收藏家仰慕的高士天人,视其遗作为法物圣迹,《十八尊者》将让世人对中国织绣的价值与价格,刮目相看。